發稿時間:2019-03-12 07:39: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一塊小小的玻璃,曾緊緊“卡”著信息顯示面板發展的“脖子”,也扼住了企業的“命門”。
如今,全國人大代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松了一口氣。歷經數10年研發攻關,我國在這一領域終于實現了重大突破,實現了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的量產。令彭壽不甘心的是,“應用于大尺寸信息顯示基板的玻璃核心技術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原始創新沒有止境。
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水平加速邁向國際第一方陣,從青藏鐵路到5G網絡、從“嫦娥”奔月到“蛟龍”入海,中國科技創新正由“跟跑”為主轉向在更多領域“并跑”乃至“領跑”。在世界經濟與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要實現科技創新領域的“領跑”,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還需要在原始創新上持續發力。
“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在全國兩會上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基礎研究重要性凸顯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技創新的總源頭,也就是人們用什么方法來認識和探索自然、探索自身。”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坦言,“基礎研究的能力和產出是我們的一個短板”。
在原始創新方面,我國還處于比較薄弱的階段,基礎研究投入的整體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偏低。2017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經費總量的比例僅為5%左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15%~20%相比有較大差距。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以政府資金為主,占比達90%,企業、公益基金、慈善捐助等社會力量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非常有限。
去年國務院專門出臺了加強基礎研究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就加強基礎研究作出全面部署。
在新時代,在中國到了高質量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階段,更多要依靠創新驅動,因此基礎研究的地位尤顯突出。
而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瓶頸”亟待突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總體上看,在信息通信、高端裝備、工業基礎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產業,我國存在明顯的短板。而補齊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核心技術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只有多一些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我們才有更強的能力去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做科研,“我們輸在等不及、等不得”
如今,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產業結構、評價標準等問題長期存在,我國高校在原始創新方面的產出嚴重不足。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先進納米技術中心主任劉昌俊認為,由于我國目前產業結構方面存在問題,高校除了承擔教學、科研任務外,還承擔了技術開發、產業應用甚至市場開發等本應由企業完成的任務,“這一點不同于發達國家高校”。他以化工類高校為例解釋說,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化工類高校,教師們的科研偏基礎前沿。
在我國,一些高純度的化學品還不能自己生產,劉昌俊認為原因在于一些化學品的生產對過程控制、產品分析技術要求很高,“而這些實際是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加工等專業的問題,我國恰好在這些關鍵領域還有待取得突破”。
近幾年,包括劉昌俊在內的全國政協科技和科協界別委員在提案、聯組發言時,不斷呼吁我國要更加重視高端分析儀器的開發,“但五六年下來,我們化工研究離不開的高端分析儀器還是需要大量依賴進口,有些特殊儀器裝備人家還不賣”。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一些新興學科,由于國內精密儀器制造水平差,我國的研發水平也落后于發達國家。
“買國外的設備,壞了又買新的。”在全國政協工商聯界別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常兆華也談到類似的問題,他說,國產醫療器械領域目前嚴重缺乏基礎創新的研發投入和規劃。他注意到,我國在生物醫藥方面有4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但連一個醫療器械研發的重點實驗室都沒有,“造成國產醫療器械行業一直發展不起來”。
高校科研人才考核體系也成為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發展的桎梏。劉昌俊說:“現在的考核機制更容易導致教師選擇短期能出成果的、風險小的、容易通過學校考核的研究方向。”
如今國內高校的硬件水平快速提高,有的高校科研條件比美國同類高校還要好,“我們輸在等不及、等不得。讓老師們焦慮的事情過多,安靜想科學問題的時間不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表示,這說明人才評價中一直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受到重視。在他看來,評估評價體系作為一個“指揮棒”,很大程度上影響師生在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為,“因為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的周期很長,不確定性很大,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同時也有一定的容忍度,不能用簡單的論文、專利來評價”。
熊思東多次提到,在基礎研究和和原始創新領域,應重點評價的是科研人員的狀態,“哪怕十年磨一劍,只要持續保持一個好的工作狀態,這樣的基礎和原始創新總會瓜熟蒂落”。
應引導企業參與原始創新
今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嫦娥四號任務的圓滿成功,是“探索建立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
“新型舉國體制”提出后,引發廣泛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應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鼓勵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與合作,促進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動員社會力量形成創新合力,共同解決中國關鍵核心技術與基礎研究薄弱的問題。
專家指出,新型舉國體制更加注重發揮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要著力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國家則更多是利用科技產業政策和行政、稅收等手段加以引導,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
劉昌俊有多年企業從業經驗,他認為要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亟須從加強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入手。然而,目前國內企業缺乏創新動力,更愿意追求短期效益,缺乏技術創新和技術儲備意識;也沒有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這使得企業科研人員的創新成果得不到有效回報,從而影響了其創新的積極性。
馬化騰建議,國家應鼓勵和引導有意愿的企業,積極參與和科研機構的聯合研發,在突破核心技術的原始創新上共同發力。他希望政府就企業參與申報國家科技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創新基地、科技評獎等,提供更順暢的渠道和更靈活的政策,“改變過去限于體制內循環論證的狀況”。
“殲-20上用的新型材料,都是我國的民營企業研制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飛機總設計師楊偉介紹說,殲-20的研發走出了一條完全自主創新的道路,不但研制出了先進的裝備,還同時帶動了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
楊偉表示,要擁有自主完備、水平先進的一流基礎工業體系,必須依托基礎科學研究,“最基礎、最核心的技術要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里”。
2019年03月1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