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2019年補貼下調、指標發放等問題成為了行業的焦點。根據報道,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為確定光伏相關價格政策、戶用光伏和2019年指標等政策,在近期組織了多家光伏企業進行了價格政策討論會。此外,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分布式電力交易試點等將對行業形成影響的政策也有望在2018年醞釀發布。
山雨欲來風滿樓,2019年光伏行業的走向將由這些政策來決定,其中尤以補貼政策、規模指標為重。
光伏補貼首次出現“一年雙降”
雖然光伏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是仍然沒有擺脫對國家補貼的依賴。而根據近年發布的相關政策,促進產業降本增效,加速補貼退坡已成大勢所趨。所以在近幾年來,相關部門先是確定“補貼一年肯定會有一降”的基調,后續又將之前四年維持不變的分布式補貼進行下調,開啟了光伏補貼的加速退坡進程。
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將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下調0.1元/千瓦時,具體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0.75元(含稅)。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
以上是2018年截止5月31日之前的光伏補貼標準及上網電價。可以看到,0.55元、0.65元、0.75元的電價相對于傳統火電來說依然要貴很多,這也是光伏發電無法直接與傳統火電競爭的明證。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除了暫停發放普通光伏項目指標,還將標桿上網電價及度電補貼下調了0.05元/千瓦時。即 5月31日之后,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50元、0.60元、0.70元(含稅),分布式補貼0.32元/千瓦時,符合規定的扶貧項目電價保持不變。
既然補貼在5月31日已經進行了一輪下調,那按照一年一降的慣例,年底是否就不會再降了?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相關部門只是確定一年起碼會降一次補貼,并沒有說明只會降一次;其次“531”調降0.05元/千瓦時,幅度很小,明顯不符合當前的產業發展趨勢。近段時間發改委價格司組織企業展開會議討論,也表明了年底光伏補貼定然會再次下調。
所以2018年將成為首次出現“一年雙降”的一年,這一點業內人士并無疑慮,關鍵的是調降的幅度會有多大。
2019年光伏補貼或大幅下調
2019年的光伏電價必然會再次下調,而且下調幅度會不小,為什么呢?
補貼存在的意義在于,在光伏發電成本尚不足以在電力市場形成有效競爭力的時候,對行業進行扶持。如果補貼力度過大,那行業將失去技術迭代的驅動力;反之,如果補貼力度過小,那行業將陷入荒涼。所以補貼的力度要與光伏發電的成本相符,理想的狀態是逐步下降的補貼驅動光伏發電的成本一同下降,直到光伏發電成本可以對傳統火電形成競爭,補貼便完成了扶持任務。
但是就目前的行業發展態勢來看,光伏補貼已經無法在理想狀態下逐步退坡,因為光伏行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預期,使得作為補貼來源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不堪重負。為了緩解逐年“滾雪球”一般擴大的補貼缺口,光伏補貼必須加速退坡。
“531”新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布,指標的暫停發放直接叫停了補貼,使得光伏行業在2018年下半年進入了一個“無補貼”試點期。沒有補貼,光伏行業還能活下去嗎?光伏發電離平價上網到底還有多遠距離?通過這一“無補貼”試點期,這幾個問題將得到最直觀最真實的答案。
事實證明,徹底沒有補貼,光伏行業將遭受重創。巨額蒸發的企業市值、萎靡的市場表現、企業的掙扎都表現出了行業對于補貼的依賴性。但是總體而言,部分無補貼項目的建設、逐漸回暖的市場也證明,行業對于補貼的依賴性已經非常小,光伏發電離平價上網只差最后一公里。
“531”新政發布之后的半年里,行業雖然震蕩不安,但是相關部門也通過半年的觀察對整個行業的成本水平有了最直觀的了解。而從市場表現來看,光伏發電似乎對補貼的依賴已經非常小,甚至在部分地區,光伏發電已經可以在無補貼的情況下自行發展。所以無論是為了緩解補貼拖欠壓力,還是出于倒逼行業降本增效的考慮,2019年光伏標桿電價都將大幅下調。
具體而言,相比于前幾次0.1元/千瓦時、0.05元/千瓦時的調降,2019年的光伏標桿電價或將與2018年相比有0.2元/千瓦時大幅度調降。而且為了支持驅動無補貼項目的建設,規模指標的發放也會相對收緊。